国家的措施基本上都是跟着当前的社会形势在走,不同的时代对于事物的标准也是不同的。
随着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速,特别是国家开放了二胎、三胎政策之后,国家的人口数量随之快速的上升。
前些年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一直在上涨,一是因为人数多,而是因为房子少。
在住宅楼的建造上,开发商也是想尽办法物尽其用,将房屋的面积进行最大化的利用。
最常见的鸽子房、鸟窝比比皆是。
这样的建筑其实是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的,所以国家在对房屋住宅的建造上,颁发了新的规定。
展开剩余91%1.
对于住宅来说,高层建筑人们早已经司空见惯。
特别是城市里,到处可见的都是高耸入云的大楼。
20层、30层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建筑,百姓们在购买的房子的时候也会选择购买这样的高层住宅。
首先这样的建筑有电梯,无论是住在高层还是底层,生活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。
再加上有些开发商将小区建在山、水附近,打造出所谓的“观景房”,在一定程度上人们是会选择买层高较高一些的房子。
为什么人们都会选择在城市中买房子呢?
大多数人选择到城市中生活,就是因为条件便利。
周围的医院、教育资源、生活区都比较完善,设施齐全,这也是人们选择住进城市里的一大原因。
但是城市中就只有那么多的地方,想要将这这所有人都容纳进来,不在住宅上想办法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城市也就渐渐了换了样子,从最开始的一排排低矮的小房子,变成了到处都是高楼大厦。
横的不行就把房子往上摞,这样同样的一块地,居住的人口却比以往要多很多。
这也是城市中建设高楼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再看看那些大城市,北上广深,光是写字楼就能够达到五六十层那么高,高度更是超过了百十米以上。
居民居住的房子,也都是以公寓式为主。
一个大通间,想要怎么改就怎么改。
层与层之间更是非常的压抑,只能将其当成是一个居所,跟印象中“家”的样子相差太大了。
2.
那为什么现如今依然还有很多年轻人前往城市,但是却很少人会选择买房了呢?
首先是因为现在的国家形势,房地产行业这两年出现了很大的波动,房价一直在下跌。
如果在这个时期入手去买房子,没有太大的必要,除非是投资者。
正常老百姓是不会在房子上投入太多的资金,大多数人的想法就是只要有地方落脚就可以。
而且现在大城市出现了“回流潮”,很多年轻人在学成之后没有选择大城市而是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。
大城市到处都是人才济济,与其在这样的圈子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,不如选择回到家乡高调的开始。
国家现在注重乡村建设,对于小城市或者乡镇来说,才是更需要人才的地方。
人减少了,自然房子就富裕了。
买房的人少了,房价也就下来了。
“囤房”的人还是之前的那一批,因为家中孩子多,或是想要留个底气也或是想要趁早给孩子准备好。
有钱的人基本都会在手下购置几处房产,以备不时之需。
现在乡村的发展非常的迅速,已经完全不是十几年前的乡村。
即便是在城市工作,下班再回到农村也是非常快捷方便的。
所以也有一部分人,选择将存款投入到老家的房屋建造商,重新在家中盖一套房子。
自建房可是比城市里的公寓楼好太多了,房子又大又舒适,隔音又好,这也是原因之一。
还有就是医疗、教育,这些资源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肯定有高低差距,但是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将差距减小了不少。
还有就是现在的老城区如果要拆了重建的话,是需要很大一笔补偿款的。
如果再将住房建的楼层较低,很可能还会出现成本高于收入的情况。
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房屋建造的标准,建筑商首先看的就是自己的利益,赔本的买卖谁都不会做。
最重要的一点是,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了。
3.
现在房子的户型太多了,统计下来之后会发现,这几年人们在对房子挑选上最主要的是以舒适度为主。
那些层低、空间小、设计不合理的房子,渐渐被人们所淘汰。
最终怎么办,只能低价出售。
越来越多这种房子卖不出去,开发商也着急。
但是房子不好,就是没有人买。
于是房地产商和政府一同进行了协商,要将建造房屋的标准提升。
早在2018年,国家就在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》中提到过:城市住宅不超过26层,乡镇县不超过8层。
但是仅仅只是出台,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。
开发商依旧我行我素,直到现实情况的到来。
2024年河南郑州出台了项规定:
中心城区新编住宅项目容积率不超2.5将住宅层高下限升至3米。
中心城区新编住宅项目容积率不超2.5将住宅层高下限升至3米。
此外还包括要在房屋建造时建有阳台、绿化等标准配套设施。
这还仅仅只是初步对房屋建设提出相关规定,主要的要求是在配置和层高上。
现如今对楼层的层数也已经有了限制,以后想要在城市中建造超高层建筑只怕是不可能了。
政策只会一步步往上加码,将城市房屋层高限制在18层之下。
造房子不能只是将房屋立起来就算完了,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才是最重要的。
不能说,建出来的房子无人买账,就把它推倒了重建。
显然这个想法是荒唐的、不切实际的。
单不说有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可以用来推翻住宅,就说这一推得损失掉多少人力财力物力。
所以政府规定开发商今早完善好新住宅的建造措施,才是最快捷的。
不要等到几十年之后,高楼大厦所拆除的建筑垃圾无处可倒,那将会对中国的精力造成巨大的压力。
如不及早考虑问题,超前施策,必定后悔莫及。
资料参考:2025-06-10诸城新闻网——2025限高令最新规定公告
资料参考:2025-06-10诸城新闻网——2025限高令最新规定公告
发布于:安徽省智慧优配-配资平台炒股-券商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查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